要想電動車的未來很燦爛,充電樁必須先行

國家發展新能源車呼聲已經喊了快10年了,但現在新能源車銷量不升反降。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跌4%。這還是因為新能源補貼退坡是從去年7月開始的,其后每月同比跌幅都在40%以上。所以如果看今年的趨勢,疊加上上半年疫情影響,我想今年新能源車的跌幅恐怕更難看。

這種尷尬的場面非常常見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使用不便。有電動車的盆友應該有體會,如果家里沒有充電樁,外出充電那叫一個費勁吶。要么找不到充電樁、要么充電樁上停著燃油車。

說到底,還是電樁數量遠遠不夠。截至2019年底,中國電動車保有量310萬,充電樁122萬個,車樁比2.5:1。而國家目標是1:1。這中間的差額,就是風口。

正好趕上新能源發展+經濟下行,新能源充電樁已經進入國家“新基建”7大領域中,與5G、AI、大數據、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工業互聯網平起平坐,這就順水推舟了。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兩年,我們身邊一定會多出一堆充電樁,一樁難求的充電難將成為過去式。

但是,你們就沒有幻想幻想新奇的充電方式?比如,下班到家后,車輛自動外出尋找充電樁,自動充電。充完電后自動開回來停到自家車位,或者自行尋找合適的普通車位,等待下一次出行。

這樣的用車方式多爽呀。

其實,實現這樣的場景不難,而且相關方已經在做技術布局了。

實現智能充電,首先是自動駕駛,特斯拉早已在準備基于導航信息的自動駕駛技術,只要法規允許隨時可以上路。

通過導航搜尋最近的充電樁,獲取是否空位等信息,自行充電、發送實時信息,這些就離不開5G、AI等技術發展,而這些也恰好在國家”新基建”范疇。而自動充電樁方面,特斯拉也有相關技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