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潮來,充電樁建設誰主舵
?乘著“新基建”的東風,充電樁行業迎來大規模提速發展機遇期。最新出臺的《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披露,北京未來三年將再建不少于5萬個充電樁和100座換電站,成為市場主體們新的掘金點。
在6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姜廣智表示,在發展“新基建”的過程中,將培育新主體探索新模式,充分發掘社會資本的效率和潛能。
充電樁企業、車企、運營平臺……在“新基建”的助推下,正有越來越多元的市場主體加入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及運營的賽道,而它們或合作或角逐的方式也在悄然轉變。經歷了跑馬圈地、野蠻生長和建設速度逐漸滯緩后,在新一輪發展和轉型期,多主體入局各自又有著怎樣的布局和野心?目前充電樁運營的分裂格局又該如何打破?
入局者眾
3月4日,中央明確提出加快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兩個多月后,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著墨,強調加強有效投資,支持包括充電樁在內的“兩新一重”建設。
政策頻頻加持。就在六年前,剛剛起步的充電樁市場還寂寞無聞。2013-2014年,此前以國網為主的充換電設施市場全面開放,大量社會資本涌入。
如今占全國公共充電市場份額41%的充電運營商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來電”)就在這一時期成立。充電樁行業在百花齊放中快速發展,到2016年,全國充電樁相關企業達到450家之多。